稻城县最大的黄教寺院,位于县城正南60公里处,海拔3335米,寺前临赤土河,背靠阿西山,依山傍水,环境宜人,贡岭(雪山州的意思)贡岭境内有三个终年积雪的贡嘎山雪峰,建寺于明崇祯15年(公元1642年)创寺人:甲布康珠·罗绒颠回,原占地500来亩,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凤全事件发生后,赵尔丰率兵征剿,烧毁寺庙,后修复。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贡岭寺受到严重毁坏。从1984年起开始修复,1984年9月30日,十世班禅大师在该寺寺进行了佛事活动(念经、摸顶),目前有僧侣300余人。寺内藏有五世达赖赠送的“向巴”佛像一座,距今有300多年。贡嘎郎吉岭寺为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属寺。该寺建筑宏伟,壁画精美,寺中存有五世达赖所赠弥勒铜像一尊,为珍贵文物。
贡岭寺是贡嘎朗吉岭寺的简称,藏语是“雪山洲”的意思,海拔3335米,离县城62公里,位于稻城县赤土乡仲堆村,这里是稻城至亚丁的必经之路,进亚丁的游客一般都会在这里下车拜偈。
贡嘎朗吉岭寺为全县最大黄教寺院,理塘长青科尔寺属寺。因念青贡嘎曰松贡神山得名。贡嘎郎吉岭寺建筑宏伟,壁画精美。寺中存有五世达赖所赠弥勒铜像一尊,为珍贵文物。因为这里是全县最大的佛教寺院,应该表示出最大的尊敬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敬献一条哈达,以乞求佛祖的保佑。
主要看点
1)、悠久的历史
贡岭寺原是个很小的苯教寺庙,苯教是在佛教传入藏区之前藏族的原始宗教。公元八世纪佛教从尼泊尔、印度传入喇嘛教,喇嘛教大至分为红教(宁玛派)、花教(萨迦派)、白教(噶举派)、黄教(格鲁派)四个教派,各有其教义思想,习学方法和修持重点,现由格鲁派即黄教执掌藏区的政教大权。当年在稻城地区最先盛行的是白教,贡岭寺因受白教影响较深,成为白教所管辖的寺庙。后来因黄教教规严谨,深得人心,逐渐取得统治地位,许多寺庙成为它的统治范围,贡岭寺也就开始改信黄教。这座寺庙是当时稻城最大的寺庙,在解放前僧侣达到 600 余人,占地 500 多亩,所管辖也非常辽阔,包括在贡岭的四个乡和东义区的三个乡,还有三座神山脚下的冲古寺。
在“文革”期间,贡岭寺受到了冲击,千年古寺被彻底破坏,在 1984 年才开始修复,但真正修复还是在 1986 年以后,也就是十世班禅大师亲临贡岭寺座床讲经,在此寺进行了三天的佛事活动,并且在此寺留下了经书、唐卡等,在僧众两界中打下了修复寺庙的坚实基础,民间的捐赠和财政的拨款使这座古寺得以修复并对外开放。
2)、尊贵的地位
稻城的贡岭寺和乡城的桑披岭寺是川藏线南路最重要的寺庙,对藏东地区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在政教合一的年代,贡岭寺是稻城县的直接统治者,影响很大。贡岭寺和乡城的桑披岭寺是理塘长青科尔寺的直属寺庙,而科尔寺的活佛可以直接拜见达赖喇嘛,可以和拉萨的色拉寺、甘丹寺相提并论。五世达赖喇嘛就亲自向这两座寺庙派送礼物,表示对这两座寺庙的关爱和安抚。
3)、神奇的传说
传说贡岭寺和桑披岭寺的喇嘛到拉萨接收礼物时,一尊弥勒佛像被贡嘎神山的灵性所感动,开口说话,自愿离开布达拉宫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贡嘎神山脚下居住,于是这尊佛像就被请到了稻城的贡嘎山下贡岭寺,成为贡岭寺的镇寺之宝。
旅游小贴士:
1).贡岭寺交通:贡岭寺地处从稻城县城前往亚丁景区路途中间,游客可顺道前往参观。
2).贡岭寺门票:门票10元/人次。
知识链接:
1.藏传佛教之苯教
苯教(有时也译为本教、苯波教)在古藏文的记载中,苯教的苯(Bon)是“颂咒”“咏赞”“祈请”之义,这在原始信仰的各种仪式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。以念颂各种咒文为主要仪式的各种原始的苯被传统被称之为“原始苯教”或“世续苯教”,另外由辛绕弥沃所创立的“雍仲苯教”。在“Bon”之后加上一个“Po”(Bonpo苯波)就变成信仰和参与各种原始信仰的人。
2.藏传佛教之白教
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。藏语“噶举”中的“噶”字本意指佛语,而“举”字则意为传承。故“噶举”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。噶举派注重密法的修习,而修习密法又必须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的途径。另外,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,后人学者又俗称“白教”。
3.藏传佛教之黄教
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。藏语格鲁意即善律,该派强调严守戒律,故名。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,故又称黄教。创教人宗喀巴,原为噶当派僧人,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。
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中最后兴起的一个,在公元15世纪时才兴起。它一兴起就迅速取代了其它各教派的地位,成为后期藏传佛教的唯一主角,在西藏社会发展史上,它具有任何教派都无法达到的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