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摘自:刺刺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9222e8020100xv64.html
2011年12月3日 六库、怒江大峡谷、飞来石、老母登教堂
这此之前,根本不知道有怒江州,所以清晨醒来,恶补地理、旅游知识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。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,有长达450km的国界线。土地面积14703平方公里,人口52万,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%。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,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。
怒江旅游资源有怒江大峡谷、片马口岸、匹河飞来石、碧江县遗址公园、石月亮、碧罗雪山、丙中洛、独龙江、江心松等。到达六库仅仅是怒江州旅行的开始。
缅甸我没去过,所以这次想有机会能到边境看看。片马位于六库西部,与缅甸接壤,距缅甸克钦邦首府支那仅200公里,是怒江州唯一的省级开放口岸。
片马除了有著名的驼峰坠机遗址与“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”外,在东北方向,还有个“能呼风唤雨”的听命湖。平常湖面铁一般死静,水色墨绿,奇怪的是,任凭大风刮起而湖水闻风不动。然而,只要湖畔有人大声说话,本来晴朗明亮的湖面上空,立刻就会变得乌云密布,甚至立即下起雨来。说话声音越高,雨就落得越大;说话声音越长,雨也下得越长。如果说话停止,雨也就立即停止,所以就有了“听命湖”的称谓。这更吸引了我。
片马与六库相距不到100公里,要翻越高黎贡山脉,因不知路况且可能有雪,不敢贸然前往。7:30,天没亮,我去了趟怒江客运站,咨询客车司机。告知路上已结冰了,要放慢速度。因没有冰雪驾驶的经验,为安全起见,只好放弃神秘的片马之行。
回到宾馆,在电梯旁看见了这张公益广告,寓意深刻!
退房,往北,开始穿越怒江大峡谷。出六库城区后,我留意路牌,想去一个叫“登埂”地方,因那有傈僳族的“澡塘会”。每年春节正月初二,傈僳族人就穿上新装,背上炊具,高唱着歌儿,携家扶口前往怒江岸边,男女裸然共浴温泉,是傈僳族辞旧迎新的一项民俗活动。浓浓的民族风情、色彩绚烂的民族服装和惊心动魄的“上刀山、下火海”,会让你眼花缭乱。走了近20km,登埂路牌还是没看到,又错过了一次浪漫之旅。
远远的看到前面有座桥,还有观景台,泊车休息观景。
怒江大峡谷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,全长316km,两岸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海拔均在3000m以上,因它落差大,水急滩高,有“一滩接一滩,一滩高十丈”的说法,十分壮观。
两岸多危崖,又有“水无不怒古,山有欲飞峰”之称,每年平均以1.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。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、谷深、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。站在这座吊桥上,满耳都是怒江发出的低沉怒吼,那是一种雄性美,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力量。
怒江的吊桥种类、式样很多,有专供人、畜过的人马吊桥,
也有通拖拉机、汽车的永久性吊桥。 怒江上的每座桥,对当地居民生产、生活都十分重要。
沿着弯弯折折的峡谷行至福贡,福贡人民欢迎我!
路过匹河乡福贡民族中学校门前,看到了这块高3米多,直径2米多的“飞来石”。是先有巨石立于此地,后才围着巨石建盖平房而居吗?爬上巨石看个究竟。在巨石上面刻有“飞来石记”,我终于知道这块石头是咋飞来的。
1983年3月19日凌晨2:30,夜深人静,万籁俱寂。忽然,分不清是从天上,还是从地下传来“轰隆隆”两声闷雷般的巨响,整个校园仿佛摇晃了一下,人们陷入一片恐怖之中。当师生们还来不及做出是否要逃命的决定时,一切又突然安静下来,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。住在小平房里的几位女教师,出于懦怯求生的本能,吓得用被子紧紧蒙住头,大气不敢出。第二天天亮,她们战战兢兢打开房门时,顿时被眼前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,宿舍门竟然被一个巨石堵得严严实实,不留一点缝隙。无奈之下,互相帮忖着从窗口爬将出来。
看着眼前这块五米多高,突如其来的巨石,在院子下边公路路面还有一个将一米来深的大坑,大家才明白过来,夜里那两声山摇地动的巨响,就是这块飞来的巨石,砸在公路上面又再弹到磐石上面发出来的。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,弹飞到磐石上面的巨石,竟然会金字塔一样大头朝下,端端正正地摆放在磐石小院的中央。巨石紧紧挨着教师宿舍的外墙皮,只是砸掉了房檐上面的几片瓦片。如果偏离过去一点点,里面的女教师肯定砸成……。以后,人们就把这块巨石叫“飞来石”。
第二天早上,人们到处寻找巨石滚落的地点,但找遍了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岸,均找不到巨石原来的位置,和滚落的痕迹。于是,巨石从天而降就成了一个谜。
离开飞来石不远,公路边岔出一条柏油路,这是通往知子罗的道。这条路长15公里,将我从岔路口海拔1184米,提升到海拔2023米的知子罗。
盘山公路一路攀高,路很窄,弯很大,海拔在节节攀升,怒江也越来越低,怒江对岸的高黎贡山离我越来越近。车子在山崖边不停地盘旋,挺直脊背,紧张地盯着眼前的路面,已经顾不上去看身边的悬崖了,也不敢看,怕看了会更加害怕。
突然发现前面货的上除了竹筐、编织袋,还有2头毛驴站在车厢内,尾随“毛驴”车,缓解紧张的神经。
路越盘越高,山峦渐渐和我持平,蓝天白云离我越来越近。对面的山巅缭绕着朵朵白云,远远望见的那些山脊上随处散落着小屋。想起那句诗: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半个小时后,爬到怒江大峡谷观景点,这里是俯视谷底奔腾不息的怒江,眺望怒江北来的最佳位置。远处白云下正是美丽的皇冠山顶。
面对大峡谷,心里充满了敬畏!右看一眼是碧罗雪山之顶,左看一眼是高黎贡山之雪,脚下千余米是咆哮的怒江,怒江大峡谷的雄浑壮美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面前。
自从踏上笔直的鹅卵石小径的那一刻起,我便被无言的震撼了。一座如上帝居住般的府邸就这样毫无征兆的跃入眼帘,背后极其广阔的天地都只是它的背景,两边高耸入云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似乎只为它作屏障,连不可一世的怒江也只在它脚下静静的流淌,左边是青翠欲滴的凤尾竹,右边是险峻的万丈悬崖,抬头望去,高高耸立的十字架下面“神深爱世人”的红字异常突出,这里还是人间的世界吗?我在怀疑:我究竟是走在人间的小道,还是在进入天堂的阶梯,一种极其强烈的神圣感顿时涌上心头。此时,即便是再不信仰基督教的人,走在这条小径上,看着独占绝佳风水宝地的教堂,感受着烘托得如此浓厚的宗教氛围,也会油然的升起圣洁的情怀,犹如上帝在召唤世人一般。这,就是怒江大峡谷中最大的基督教堂——老姆登基督教堂了。被称为最美的乡村教堂。
走近教堂,它没有哥特式的尖塔,没有高升的穹顶,没有万花筒般的玻璃彩窗,也没有管风琴钢琴之类的优雅乐器。它只有极其简单的布置,青砖墙、红木窗、长条凳、白铁皮屋顶,没有那么多的形式包装,但却足以显示出人们信仰的虔诚与淳朴。
真想留下来住一晚,明天就是星期天,傍晚落日余晖前,如果能听到那传说中的无伴奏多声部圣歌该多好。当坐在里面听着他们唱着赞歌时,自己的心灵就好像在接受着洗涤,心里会觉得很舒服、很自然。虽然我觉得信仰多多少少有点迷信,但是它也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一部分,特别是对于受灾受难或者生活在贫困地方的人来说,信仰更是一种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