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来寺距离德钦县城仅9公里,是个小寺庙,这里是游客观赏梅里雪山的最好位置,很多摄影爱好者会选择在这里留宿几日,等待卡瓦格博峰露出它的真面目。也有很多人不在德钦县城住宿,直接到这里。
云南德钦县梅里雪山景区的飞来寺处在滇藏公路沿线,从德钦县城出去8KM处,飞来寺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(公元1614年),距今已近385年的历史。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,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,寺内古松森列,日影斑驳,小溪曲折,松涛低鸣。山门对联“古寺无灯凭月照,山门不锁寺云封”,飞来寺由子孙殿、关圣殿、海潮殿、两厢、两耳、四配殿组成。寺内的安排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。
飞来寺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:建寺时选址原定在现址两公里以处的地方,全部用料已经备齐,就在破土动工的头天晚上,柱梁等主要建筑材料不翼而飞,住持和尚派人寻踪追迹。找到现址时,发现柱梁已按规格竖好,且无大殿的后梁后柱,从头以为这是神意,于是遵照神意把寺建于现址,并因柱梁飞来自立,命其为“飞来寺”。今天,站在豆温村边远看飞来寺,确有欲飞之势。山峦叠宕,森林茂密,云雾缭绕之中显现的古寺,有斩云断雾之姿,更有凝而不变之影,真是悬崖陡处辟仙台,琼楼玉宇屹正乙。飞来寺潭前有一凛冽清泉,相传此泉水有驻颜长寿之功效,寺内住持因常饮而高寿,故到山上的人都争相饮用,临走还要带几壶下山。白茫雪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,就像一座晶莹透亮的玉柱直插蓝天,巍峨壮丽。山腰缭绕的白云恰似雪山的一块美丽面纱,又给雪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。
寺内祀“觉卧那卡扎西像及卡瓦格博神像”。正殿内墙壁上绘有宗喀巴大师、胜乐金刚,诸护法及德钦寺和甘孜州内几个寺院的活佛画像,还写了飞来寺建造者竹巴那卡降乘的事迹。飞来寺正对卡瓦格博峰,上建有“中日梅里雪山登山勇士殉难”纪念碑和一座佛塔,纪念碑是为纪念1991年1月4梅日梅里雪山登山队的17名遇难登山队员而立的。佛塔则是为了纪念十世班禅视察德钦所建。
飞来寺的建筑特点非常鲜明,海潮殿的建筑雕刻最为人所称道,大殿为单檐悬山顶,七檀抬梁式结构,通面阔三间,整座大梁,梁架规整,为较大园木构成,檐头朴实疏朗,檐柱立于一巨大须弥座柱础上,座束腰处镌刻有人物、花卉及其它纹饰的浮雕图案。檐下木雕柔丽,清幽别致,殿前格扇齐备,棂花纹样精巧,雕工纯熟洗炼。飞来寺大殿内,让人目不暇接。正殿依照山势凿成平面,借助山体形成一壁,至今仍然坚固壮观。匠人在山石上凿出海潮大殿的雕刻主体——海潮龙王送女出嫁图。画面左边塑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,右边塑有《西游记》人物故事,无不精妙绝伦、逼真入神。
建筑特色
飞来寺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(公元1614年),距今已近385年的历史。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,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。沿途古松森列,日影斑驳,小溪曲折,松涛低鸣。山门对联“古寺无灯凭月照,山门不锁寺云封”,使人浮想联翩。飞来寺建筑高低错落,殿堂屋宇呼应配合。全寺由子孙殿、关圣殿、海潮殿、两厢、两耳、四配殿组成。寺内的安排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。
飞来寺的建造及命名,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:建寺时选址原定在现址两公里以外的地方,全部用料已经备齐,就在破土动工的头天晚上,柱梁等主要建筑材料不翼而飞,住持和尚派人寻踪追迹。找到现址时,发现柱梁已按规格竖好,且无大殿的后梁后柱,人们以为这是神意,于是遵照神意把寺建成于现址,并因柱梁飞来自立,命为“飞来寺”。今天,站在豆温村边远看飞来寺,确有欲飞之势。飞来寺内祀“觉卧那卡扎西像及卡瓦格博神像”。正殿内墙壁上绘有宗喀巴大师、胜乐金刚,诸护法及德钦寺和甘孜州内几个寺院的活佛画像,还写了飞来寺建造者竹巴那卡降乘的事迹。
【飞来寺旅游攻略】
飞来寺虽然处在众多旅游线路上,香格里拉旅游很多旅游线路都包含这个景点,但单独去飞来寺旅游,性价比不是很好,需要坐从德钦到明永村的班车,汽车站每天下午16:30左右发车,中途会经过飞来寺。也可从德钦县城租车前往,车费20到30元,车程20分钟,往返时间不好安排。
德钦飞来寺交通信息
乘从德钦到明永村的班车,汽车站每天下午16:30左右发车,中途会经过飞来寺。也可从德钦县城租车前往,车程20分钟。